18新利全站app

您當前的所在位置為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當藝術邂逅科技丨揭秘19世紀水彩複製品的色彩之謎

當藝術邂逅科技丨揭秘19世紀水彩複製品的色彩之謎

發布時間:2025-02-14瀏覽:925

       在藝術的長河中,色彩不僅是視覺的盛宴,也是曆史的低語。每一筆顏料的背後,都隱藏著一個時代的技術、文化和審美。19世紀,一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、藝術流派百花齊放的時代。當時的藝術家們麵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:如何在工業化浪潮中,準確地再現古代藝術的精髓?他們不僅要捕捉古人的視覺風格,更要在材料上盡可能地接近曆史的真實。藝術家們是如何重現古埃及的壁畫和中世紀的彩繪手抄本的呢?他們的顏料盒裏,又藏著哪些秘密?

       為了解開這個謎團,科學家們使用了Bruker CRONO微區射線熒光光譜(Micro-XRF)分析儀,對多幅19世紀的水彩複製品(圖1)進行了細致的分析,與曆史進行了一次“深刻對話”。

 本次研究中的手著色版畫圖像

左上:拉美西斯二世接待朝拜者 REF.176;右上:拉美西斯二世的戰車REF.177;

左下:梅內普塔崇拜雷哈拉克提REF.179;右下:拉美西斯三世崇拜伊西斯和普塔-索卡爾REF.180

       這項技術能夠非侵入性地分析藝術品中的元素成分,就像是給顏料做了一個詳細的“體檢”。通過Micro-XRF,可以輕鬆得到曆史顏料中的常見的關鍵化學元素(如鉛、汞、鉻等)的分布圖。

       通過Micro-XRF的分析,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結果。

3.jpg

· 白色顏料

   鉛白:圖2上的Pb元素分布圖顯示,在所有分析的作品中,鉛白是與大多數顏料混合使用的。鉛白是一種由鉛製成的白色顏料,自古以來被廣泛使用。

   鋇白:在兩部作品(版畫REF.177和REF.180中的某些部分)中發現了鋇白(圖2下),它被用作獨立白色顏料或與其他顏色混合使用。

上:REF.176  Pb元素分布圖

下:REF.177(左)和REF.180(右)Ba元素分布圖

· 黃色顏料

   有機黃色顏料:在大多數黃色區域中,Micro-XRF沒有檢測到明顯的特征,這表明這些區域可能使用了有機黃色顏料。

   鎘黃、鉻黃和檸檬黃:在一些特定區域,Micro-XRF(配合XRD分析)檢測到了鉻黃、鎘黃和檸檬黃(鍶鉻酸鹽)的使用。圖4顯示了鎘、鉻以及鍶元素在這些區域的分布。



上:REF.176 Cr元素分布圖;

中:REF.179和REF.180 Cd元素分布圖;

下左:REF.179 Hg,Pb,Cr元素分布疊加圖;

下右:REF.179 Sr元素分布圖。

· 藍色和綠色顏料

   普魯士藍:在大多數藍色區域中,使用FORS(光纖光學反射光譜)識別出了普魯士藍,但Micro-XRF數據也提供了關於這些區域中其他元素的分布信息。

   銅基藍色顏料:在版畫REF.177和REF.180的藍色和綠色區域中(圖5),銅的元素分布圖表明可能使用了藍銅礦(azurite)或其合成等效物(如 Verditer)。

9.jpg

圖5REF.177(上)和REF.180(下) As和Cu元素疊加圖

       這項研究不僅讓我們對19世紀藝術家的材料選擇有了更深的理解,也展示了Micro-XRF在藝術史研究中的強大潛力。通過現代科技,我們能夠穿越時空,觸摸到曆史的顏料,感受到那個時代藝術家們的匠心獨運。


可移動式微區XRF熒光光譜技術

       布魯克的可移動式微區X熒光光譜儀以微區XRF(也稱為macroXRF或MA-XRF)分析技術為核心,能夠對大型樣品進行快速、大麵積、非接觸式的元素分析和元素成像。設備使用簡單,能幫助研究容易發現並揭示目標文物的重要信息,目前已成為分析和表征繪畫、地質樣品、考古文物和工業成分等大型樣品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
10.jpg




上一篇: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丨手持式光譜儀在澳門文物建築修複中的應用
在線留言
聯係我們

電話:86-021-37018108

傳真:86-021-57656381

郵箱:info@boyuesh.com

地址:上海市鬆江區莘磚公路518號鬆江高科技園區28幢301室

Copyright © 2013 18新利全站app 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10038023號-1

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8990號

Baidu
map